一所农村学校创造的劝学语
发布日期:2009-10-15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916次
本报记者 廉德忠 通讯员 项庆亭
坐落在平阴县玫瑰镇的玫瑰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可是,就是这样一所农村中学,自2006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了零辍学。
走进玫瑰中学,走到教师和学生们中间,我们了解了零辍学背后一句句朴实然而又独具说服力的劝学语,也了解了劝学语背后那一个个如何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劝学故事。
“多认一个字就会多一个心眼”
初二(4)班的学生张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因为他又一次受到了数学老师的表扬。原来,他学习基础较差,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曾经多次跑回家。他的父母也对他失去希望,就安排他放羊。班主任韩伟立多次请人去叫,结果每一次都是一声“不愿上”就没了下文。后来,韩伟立连续4天到他家做工作。说到动情处,韩伟立的一句“多认一个字就会多一个心眼”打动了张某和他的父母,终于把他“请”回了学校。
“多认一个字就会多一个心眼”,是这所学校的教师韩伟立创造的劝学语。据调查,当前一些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习不得法,学习成绩不好,产生了厌学情绪。为了实现让学生“多认一个字”的目标,学校探索出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三段六步”教学法,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目标引领,通过导趣、导思、导法,让学生发展优势学科,以强带弱,从而综合提高所有学科成绩。张某回到学校后,班主任韩伟立针对他喜欢写日记的实际,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并和所有任课教师一起帮他制定了学习计划和目标。逐渐地,在语文成绩稳步提高的同时,他的其他学科成绩也有了好转,后来还被选为数学小组长。
“有技术就比没有强”
春节过后,学生赵某羡慕从外地打工回村的年轻人的吃喝穿戴,便产生了外出打工的念头。虽然家长、老师和同学多次劝说,但他终究没有抵住诱惑,去了外地一家服装厂打工。其间,班主任老师一直与他联系,询问他的情况,寻找劝学的契机。一个月后,赵某回家拿身份证,班主任把他请到学校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交谈。当谈到他每月只挣600元,而一个设计服装的小姑娘却能挣3000多元时,班主任老师因势利导,使他认识到“有技术就比没有强”的道理。最后,他又回到了学校。今年暑假后,他进入了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专心学习服装设计。
“有技术就比没有强”,是这所学校的又一句劝学语。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开始抬头,一部分学生经不住诱惑,弃学经商或外出打工挣钱。基于此,玫瑰中学采取以案劝学的方法,劝导学生安心向学,使得不少濒临辍学的学生重新找回了读书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一人辍学全校有责”
刘士芳老师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校园,但他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经过几天的奔波,他终于找回了逃学流浪的学生李某。全班学生和任课教师兴奋地围过来,向李某问寒问暖。
原来,李某的母亲早逝,父亲在外打工,他的生活无人照料,经常逃学流浪。这一次,他在外流浪了两天多,刘老师和他的父亲跑遍整个县城,找遍了角角落落,终于找到了他。找到了,就得想办法留住。为此,刘老师报请年级组召集所有老师进行专门研究,并制定了一份翔实的控辍保学方案。半年过去了,李某变得活跃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再也没有逃过学。
为了增强全校教职工控辍保学的责任心,学校提出了“一人辍学全校有责”的工作目标。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育人导师制”,采取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一体化的方式,所有任课教师都是“导师”,一名教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一名学生可以由多名教师指导。“导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思想、心理等方方面面。在评价上实行责任捆绑制度,一名学生辍学,全班所有任课教师都有责任。于是,“一人辍学全校有责”也就成了这所学校的劝学语。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是学生们自己喊响的劝学口号。
新学期开始了,学生刘某没有到校上课。这可急坏了老师和同学们。班主任、任课教师到她家走访,得知她家因为用于盖房子的贷款到期没还上,被法院下了还款传票,她想外出打工挣钱还账。全班同学得知后非常着急,经过商议,一个署名为全班同学、写有“一个都不能少”的卡片做成了。当学生代表把卡片送到刘某的手中时,她含泪收拾书包返回校园。初二学生高某脑血管畸形破裂,需要十几万元的医疗费用,这对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全校师生踊跃捐款,仅一上午就捐款1万余元。有两个学生抱着捐款箱走上集市沿街募捐。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说:“因为我们和她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回到我们的身边。”
学校非常重视班集体建设,并用“家”的理念经营班集体。在班集体里,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和立足点,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荣辱共同体。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老师所表现的“护犊”之情,同学之间的“手足”情谊,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学校、班级、老师和同学的依恋之情,以至于产生了家庭成员般的浓浓爱意。按照学生们的话说:“我们互相依存,荣辱与共,一个都不能少!”
玫瑰中学利用独具特色的劝学语,同时运用“目标激励”、“情感料理”、“承包责任”、“案例引领”、“家校互动”等方法,营造了浓厚的劝学和校园学习氛围,连续4年保持了零辍学,为农村学校控辍保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