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推进学前教育

本报记者 王振宇 通讯员 杜飞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近年来,东营市以“一个认识、两个文件、三个环节、四个基本目标”为框架,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学前教育工作推进体系,把“重视”落到了实处。
“一个认识”将
学前教育摆上重要位置
  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七,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东营市委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学前教育问题。会议明确提出:“要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将学前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提高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东营市副市长王吉能强调,“要把学前教育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东营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重点研究,系统推进。”
  视学前教育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是东营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进入“十一五”以来,东营市把学前教育纳入了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2008年1月,《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实现包括学前三年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的目标任务。2009年12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2010年3月,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加强中心城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对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2010年,该市将“新建、完善城乡幼儿园44所”列入年度便民实事。
  “重视学前教育,首先是政府要重视。政府重视的程度决定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度。”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如是说。
“两个文件”搭建起
学前教育和谐发展的制度平台
  4月12日,东营市金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李先生来到东营市教育局,等待东营市教育局出具《幼儿园建设标准意见书》。没有这份意见书,他们整装待发的“锦程佳苑配套幼儿园建设项目”将不能被市发展改革部门批准立项。
  李先生所需的意见书,源于东营市两份文件规定:2009年12月东营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及2010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心城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文件”)。
  “‘两个文件’为东营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平台。”东营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李玉珍科长把“两个文件”的创新点概括为“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政务督查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考核指标,与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挂钩。
  二是明确了城市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的主体、职责和基本原则。规定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在报批前,应分别经市、县区教育部门审核同意;城市住宅区幼儿园要与住宅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幼儿园验收合格备案后,无偿交付教育部门管理使用,按照国有资产进行管理。
  三是明确了学前教育经费保障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增长。各级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四是明确了幼教师资的身份待遇。各县区政府要有计划地增加事业性质的幼儿园工作人员,所需编制在本地区现有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文件特别强调,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年工资不低于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要逐步实现非公办幼儿教师社会保险全覆盖。
“三个环节”突破
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公共学前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不足,是新时期“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原因。紧紧抓住“建”、“办”、“管”三个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是东营市教育局突破学前教育发展难题的基本思路。
  “建”即加快城乡幼儿园配套规划建设。2010~2012年,东营市将利用三年的凤凰彩票初步实现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化,并将首期工程列入了2010年度便民实事,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进行奖励性补助。近年来,东营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9000余万元,用于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3处,新增园舍面积11.9万平方米。
  “办”即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园模式。大力发展公办性质的普惠性幼儿园,根据居住群体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以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积极探索名园集团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现有示范园的管理和教师资源优势,确保办园质量和社会效益。
  “管”即依法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和质量关;二是实行学前教育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增强其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继续实施“三动”学前教育发展模式,通过“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发挥市域优质资源的拉动作用,以城带乡、以强扶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市域内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四个基本”勾勒出
东营学前教育的灿烂明天
  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日益完善的政策体系、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使东营学前教育呈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学前教育机构432处,其中省级十佳幼儿园6处,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29处,乡镇中心幼儿园30处;全市学前三年在园幼儿48128人,入园率为95%;2009年,广饶县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今年4月,东营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学习。
  在既有成绩基础上,东营今后将进一步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落实基础地位,扩充优质资源,提高保教质量。市教育局局长巩洪波坚定地表示,“力争到2012年,实现学前教育‘四个基本’目标,即:幼儿园布局基本合理,园舍设施基本达标,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