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 优化结构 优势利用
发布日期:2010-10-2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621次
本报记者 李波
在9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日照市东港区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自去年以来,东港区还先后荣获“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全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几分收获,几分耕耘。东港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来自对重教兴学优良传统的秉承,更来自对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的大力实践。该区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故乡。近年来,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教育作为最基础、最关键的社会事业,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教育均衡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优先发展:把重点放到薄弱处
崭新漂亮的校舍、窗明几净的教室、花红柳绿的广场……在位于东港西部山区的陈疃镇陈一小学门口,几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农村的学校会这么漂亮。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上学,我们当家长的非常放心、舒心。”让该校260多名师生高兴的是,新校舍全部是用新型绿色环保材料——轻钢结构建成,能抗9级地震、12级大风不说,还全部采用太阳能储热板取暖,冬天教室里不用生炉子就能达到摄氏18度以上。
仅2009、2010两年,东港区在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方面的投入就达1.75亿元,新建校舍面积162800平方米。该区最偏远的山区、库区镇西湖镇,人口3万人,镇初中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师生公寓楼等7座楼房,实现了校舍楼房化。全区中小学的楼房化达到了80.6%。日照市委常委、东港区委书记张永霞说:“教育是关系子孙后代的事业,在教育上多投入一点值得。”东港区区长郑加贵也经常说:“只要是教育上提出的要求,政府一定尽力满足。”从2007年起,该区已经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免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杂费,并为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课本费,基本建立起了“全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提前一年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3825万元,为农村学校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中小学教师月均工资3556元,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在该区,教师已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投资2832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区139所学校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校校通”,所有学校都建成了微机室,达到了教师人手一机,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在最偏远的农村小学,师生也可以利用终端接收设备,不出校门自由倾听全国优秀教师的同步授课,查阅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农村中小学“211”工程试点,今年投资600万元,完成了12所学校项目建设,保证农村学生在学校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用上暖气和“水冲式”厕所。实施教学仪器配备更新工程,去年以来为全区初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投入960多万元新配备教学仪器,投入750万元统一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新配备体育卫生器材、图书,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提升。
优化结构:让教育充满生机活力
今年暑期,又有12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加入到东港区教师队伍的行列。从2007年开始,针对教师队伍年龄相对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东港区建立起了教师补充机制,按照“凡进必考、总量控制、局部调整、保持平衡”的原则,每年专门列出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连续4年招考教师已达391名。“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培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东港区教育局提出的教育理念,要求全区广大教师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比学生家长更会爱学生、更会教育学生,比家长爱孩子更科学、更理智、更全面,做家长不能做、不会做、做不好的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全心全意爱学生、诚心诚意包容学生、真心实意尊重学生、真情善意严格管理学生。该区以此为主题开展了集中教育活动,选拔全区30多名优秀教师组成报告团巡回讲演,全区5500多名教师都现场听取了报告,引起很大反响。
为提高教干教师队伍素质,该区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对教师实行绩效管理,出台了《东港区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和《关于规范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一步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实行了全员出岗、竞争上岗;注重女干部和青年干部的培养,近期选拔了39名女后备干部,优化了教育干部队伍结构,广泛调动起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今年新学期开学,三庄镇刘庄小学就近合并到车疃小学,从此摆脱了“65名学生4个年级,4位老师包到底,交替上课轮流学习”的窘迫局面。为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该区大力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按照方便、就近和规模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结构。目前该区小学校均学生达407人,初中达935人,有效地促进了镇(街道)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优化布局的同时,强化措施,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近几年招考的新教师近90%被安排到农村小学任教。实施城乡互动,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年,东港区都要选派大量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研人员到农村学校讲示范课、举办学术讲座,培训农村教师,提高了农村学校师资水平。
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该区积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09年,在东港区职业教育中心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增加实验实习设备。该校于今年2月通过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并经日照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把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纳入教育整体规划,选派正式在编教师,并面向幼教专业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考了12人充实幼师队伍。东港区被评为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区。
优势利用:为均衡发展再助力
文登路小学地处新城区,本是秦楼街道的一所村(居)办小学。多年来由于投入不足等因素,文登路小学逐渐成了少有人问津的“薄弱校”。“自从去年与新营小学联合办学以来,学校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往年片内学生流失的现象今年没有了,前来报名上学的学生特别多。”文登路小学一名负责新学期招生工作的老师说。在日照市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东港区立足日照市驻地区的区位优势,实施市、区学校联合办学、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市区一体”的格局,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将城区原属街道管理的秦楼二中划归区直管理,更名为北京路中学,日照实验高中初中部并入办学。秦楼街道文登路小学与新营小学实行联合办学,加挂新营小学东校区牌子,实行师资统一调配、教学资源共享。天津路中学也与新营中学结成对子,实行合作共建。在日照市教育局和东港区政府的共同主持下,有关学校分别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2010年,进一步扩大联合办学的范围,促成了市、区14所义务教育学校结对联合办学,落实了合作形式、管理体制、教育干部和教师挂职交流等措施,明确了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实行“五统一”的要求。联合办学的举措,推进了该区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片叫好。为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择校压力,该区加强了城区重点学校建设,缩小校际办学差距。2009年东港区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济南路小学,2010年投资3600多万元改扩建北京路中学,投资510余万元建设日照实验二中塑胶操场、更新现代化教学设施,投资800万元启动天津路中学综合实验楼和塑胶操场建设。
东港区是沿海侨乡,旅居海外的侨胞、企业家不少。该区坚持开放办教育的思路,积极争取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借势、借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祖籍东港区的台商丁永祥、丁立昕、尹衍增兄弟,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景范教育基金会等众多企业家、企业集团纷纷捐资助学,积极支持该区学校建设。三庄镇林法小学、西湖镇大石小学、南湖镇兴业小学等一大批希望小学相继建成,涛雒镇一中实验楼等一批捐建的楼房先后拔地而起,共计利用海内外捐资4300多万元,有力地助推了全区教育的发展。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