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评选优秀校本课程资源

  本报讯(通讯员 张茂聪)11月13日至14日,由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科所、省教研室、凤凰彩票、山东师范大学和各市专家组成的学术评委,对首次申报的286项山东省优秀校本课程资源进行了评选。
  通过评选,专家们一致认为,自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并首次确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积极挖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培植校园文化特色,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资源,积累了课程建设和管理的有益经验。开发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专家们建议,校本课程应该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资源优势,自主开发和实施。不仅要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通过学校和教师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重要的是,学校要立足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本次评选活动共评出“少年海洋科普”、“摄影基础”、“走近孔子”等60项一等奖,“爱我曹庄矿”、“修身”、“谦谦君子”等76项二等奖,“悦庄民风民俗”、“泰山历代诗词”等98项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