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法文化融入师生血脉
发布日期:2013-03-0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723次
本报记者 邢翊翔 通讯员 朱建辉
踏入位于临沂市罗庄区的临沂双月湖小学,最抢眼的便是镌刻着由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亲笔题写的“撑天拄地两行字,纳古涵今一副联”、高约5米的巨型石柱。这个石柱矗立于去年建成的学校楹联书法广场显赫位置,成为浓缩着该校书法特色校园文化的标志。
这所学校建设楹联书法广场在全国小学首开先河。广场面积1440平方米。墙壁的立面上镶嵌着“处事贵公平、为人尚正直”等楹联作品,作品内容多为励志劝学、寄意抒怀、赠答劝勉、写景状物,成为“名家名联名墨文化墙”,显示了学校的育人理念。七个“晒书台”,精选了欧柳颜赵、真草隶篆等格式书体,尽显书法艺术的文化神韵。
“学校要有文化味,教书育人不仅仅在课堂,文化熏陶更具有持久力。”谈到建设楹联书法广场,徐宝田校长颇具想法。他介绍说:“楹联是‘诗中的诗’,书法文化有着独特的精气神韵,而学校位于临沂书画之乡‘祖孙三代同案挥毫、夫妻二人共绘丹青’的罗西街道,用书法艺术熏陶师生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建设楹联书法广场的初衷,就是用楹联与书法的内涵来影响和涵养师生。”学校还以书法文化为载体,确立了“润智”育人理念,用书法的精髓来润泽生命、启迪智慧,并以此为统领,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基于此,徐宝田带着精选的名、精、妙联,登门拜访省内外知名书法家或书法艺术爱好者,请其书写,并请工匠镌刻于石上,投资40余万元,历时两年,于2012年6月份建成了这个楹联书法广场。如今,学生三五成群漫步广场,那里的一碑一文、一字一句,都能引起他们的指指点点或伫立静思,楹联书法的字里行间时刻流淌着“润物细无声”的涓涓细流。
物化的校园文化不是装潢品。在双月湖小学,学校努力将校园文化外显的美融入师生血脉,用楹联和书法的精髓去涵养师生。学校把书法课排入课程表,安排固定课时,实施分步训练法,明确各年级的训练重点。配合书法教学,该校以楹联为内容,自主开发了校本教材《写字教程》和《书法视频教程》,向学生传授书法要领,讲解书法家的故事,将书法和育人有机结合。他们从校外聘请了2名书法爱好者,担任书法辅导员,并配备了25名兼职书法教师,从事书法教学。在场所上,学校专门开辟了3个专业书画室,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学校还开展了“诵楹联、学先贤、做有内涵的接班人”主题活动,开设了“红领巾楹联诵读”专栏,让学生发表和交流楹联诵读体会。“写好字、做好人”,双月湖小学的学生在一笔一画的练习中感悟书法的艺术之美,也在不经意间培养了认真细致的品质、持之以恒的毅力、昂扬向上的精神。
在校园环境布置上,这所学校也突出了楹联书法文化特色,教学和办公场所廊道内均布置了学生楹联作品,规划了楹联知识墙,在教师办公室内布置励志楹联,以期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
书有形而韵无声,墨闻久了便是香。临沂双月湖小学师生在书法点横竖撇捺的走笔中传承着文化,锤炼着品质,升腾着力量。一所过去曾经与落后划等号的学校,如今已在当地颇具知名度。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联教交流年先进单位”、“山东省楹联书法基地”、“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临沂市大课间启动仪式以及罗庄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也在这里举行。日渐亮丽的学校名片上定有校园文化的底色。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