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
发布日期:2013-07-1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006次
本报通讯员 吴洪杰 记者 郭华坤 张桂智
6月15日,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校园内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当天上午,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具制造技术比赛开赛式在该校中心球场举行。整个赛程从15日开始至17日结束,35个省市的40支代表队参赛。该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选手逄金超、段树权从40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此赛项一等奖,是本次大赛4个一等奖之一。
据了解,这是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首次在县级市设立分赛场。
面向现代化,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诸城市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该市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鼓励科学发展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根据职业院校学生规模、就业情况和生产性实训上缴税金地方留成部分税前扣除等给予财政补贴,并对来自市外的在校生给予交通补助。同时,加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和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强化校企合作。
为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优化重组,形成高职院校1所(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2所(潍坊经济学校和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专业均衡、竞争合作、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是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由诸城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办,占地13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可容纳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人。
潍坊市经济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由诸城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办,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在校生4500多人。
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是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培养预备技师、中高级工为主,大学预科、远程教育、短期培训为辅的技工院校。学校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00多人。学校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设立7系1部,开设包括4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8个市级重点名牌专业在内的7个专业群,近40个专业方向,在校生1.2万余人。
近年来,诸城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012年,投资近千万元为职业学校配备了汽车制造、数控加工、纺织服装、民用建筑和食品加工等一大批实训设备。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投资1亿多元、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项目现已全部完工。实训中心建有32个6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实训车间、70多个“一体化”教室,将提供3000多个实训工位,基本涵盖全部实训模块。同时,积极推进职业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特别是适应诸城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诸城市教育局局长李庆平说,“根据产业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诸城职业教育长盛不衰的关键。”
据了解,近年来,诸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2012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第33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9家,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占全市84.5%,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工业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既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县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教学改革,诸城职业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紧紧围绕诸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合理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突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学院院长王立波介绍,他们现已形成以机电、服装纺织、经济管理、信息技术、食品生物为主导的“专业群”,专业建设框架已经形成规模。2011年,他们瞄准市场,经过反复论证,新申报软件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动漫设计与制作3个专业,使专业总数达到32个。其中,机电一体化和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两个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级特色专业,“网络管理与应用”和“会计综合技能”两个课程群共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打造名专业,在突出抓好汽修、数控、纺织服装等传统名牌专业的同时,培育电梯维保、数维、企业高级文员等社会急需专业。目前拥有省、市重点名牌专业14个,形成涵盖主导产业全产业链的7大专业群、近40个专业方向。
诸城市职业教育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其“三化”课堂模式可谓独具特色:一是基础理论教学“多媒体化”。班班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将专业基础理论课知识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予以呈现,从而变抽象为具体,强化直观教学,打造魅力课堂。二是技能认知“仿真化”。按技能教学模块逐步建设仿真教室,引进、开发和联合开发相结合,充实和完善仿真软件资源库,让学生在虚拟的生产场景操作和体验,强化技能认知。三是技能形成“生产化”。调整课时安排,加大技能、实践操作教学课时比例。师生走进实训中心、走进生产车间,通过动手操作、实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在反复演练中形成技能并固化。
各职业院校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训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专业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将一体化实训室划分为集中教学区、分组教学区、资料查询区和工具存放区等四大功能区域。其中,集中教学区面向全体教学,配备多媒体视听设备、数字化仿真教材、零部件及示教板等教具;分组教学区面向个体教学,配备有实训设备、相应工具仪器和工作台等;资料查询区配备参考书、维修手册、专业教学资料库、网络技术查询等多维教学资源;工具存放区模拟企业情景,集中存放与生产实际相配套的仪器、工具和耗材,类似企业工具房。
诸城职业学校加大技能教学课时比例,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核心专业能力,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的无缝隙对接。实行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制度,组织他们深入福田、新郎、外贸、得利斯等大企业挂职锻炼,脱产学习,掌握本专业最新知识和技能。举办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论坛,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教育。
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诸城市出台《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意见》,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让大赛走进企业,将技能大赛项目设在校企合作基地,诸城在全省开了先河。2012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冠泓数控杯”现代制造技术技能比赛在冠泓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和诸城市高级技校同时开赛。这是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次将中职现代制造技术项目比赛设在校企合作基地——诸城市数控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把比赛现场放到企业生产车间,选手可以在参赛过程中直观地了解现代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技能比赛,增强对岗位的感受和认知。
2012年,诸城市职业院校在全国大赛中取得3金、3银的突出成绩,在全省大赛中取得了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获奖等次和数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名。
创新机制、优势互补,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诸城市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市政府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努力构建政府、职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
诸城职业学校把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作为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重要抓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坚持为企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办学方向,不断完善和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通过成立“校中企”、“企中校”,诸城职业学校与企业成为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2010年10月,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和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惠发商学院”。学院在惠发公司厂区内设立校外教学区,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开设课程,对实习学生及公司员工进行培训,把课堂放到了企业的生产一线,通过专业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企业在学院校内教学区设立生产线,供学生生产性实习使用,为学生在校内提供真实的技术和生产实践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零间隙”结合。双方通过多向交流,既为学校提供了实习实训设施,也为企业搭建起职工培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近年来,诸城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各职业学校先后与福田汽车、得利斯、希努尔等企业联合,建设了汽车制造、数控加工、食品检测、纺织服装等13处实训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已形成服装、机械制造、数控、汽修、畜牧兽医等一批名牌专业,每年为企业输送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近万名。
成立“产学研一体化联盟”,设备和学生“捆绑销售”,是诸城市职业教育的创新举措。2011年6月,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和诸城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省内外25家数控装备企业共同组建的“数控装备产学研一体化联盟”在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正式成立。据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院长王立波介绍,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的合作关系,改变以往学校、企业之间简单的校企合作“直线关系”,构建职教研究机构、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稳定的“三角关系”。这一方面可以实现各联盟成员就新专业开发、“订单式”培养、职业培训等各项内容进行全面合作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要间的“无缝对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昌达机电科技研训中心的办学理念是“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学生在技师的带动下,从设备的零部件加工到组装、调试、使用全程实训;学校根据客户需要,可以安排学生随同设备一起去工厂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技术指导以及以后的维护保养,探索特色鲜明的校企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最新模式。
实施企业冠名培养,锻造培养“准职业人”。该市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学徒制度,在部分专业中试行企业冠名培养,按照企业的用人计划和技能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学生在校三年,第一年安排2~3周到冠名企业见习,举行拜师仪式,进行职业体验,明确学习目标;第二年安排3个月到企业实习,把在校学到的理论,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认证;第三年顶岗实习,由企业编到具体岗位,在生产中提高技能,进行岗位认可。校企无缝隙对接,提高了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学生在校期间,着冠名企业工装,参与冠名企业大型活动,并享受冠名企业相关福利待遇,以未来成为冠名企业新生骨干力量为基本目标。仅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现就有冠名班50个,冠名学生3000余人。
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福田汽车集团共接收技校毕业生8000余人,已有700多人走上了管理岗位,为福田汽车集团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就职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奥铃汽车厂的泮月华,是赫赫有名的技术骨干。如果当初没有选择上职业学校,泮月华现在可能还默默无闻。现在,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加全国轻型汽车调试技能大赛获得冠军……在诸城,有一大批像泮月华这样毕业于职业学校,参加工作后成为技术骨干、岗位能手的“金蓝领”工人;更有成千上万来自农村,因为接受了职业教育最终留在城市的产业大军……是职业教育造就了这个幸福的群体。而正是这个群体,成为支撑现代企业的脊梁,催生了诸城这个全国百强县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