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村校联防护导学生平安上下学

  本报讯(记者 孙世杰 赵德宝)每天早晨7点30分,高密市夏庄镇陈家屋子村的张宏伟都会准时到村委会门口,负责集合本村5个小组的22名学生。值班村干部清点学生人数做好登记后,由护导教师带队,到离村1公里的东流口子小学上学。下午放学后,护导教师送学生们入村,与村干部交接。唐小强的家长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个办法真好,孩子上学老师来回接送,路上还有村民巡护,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上下学安全了。”
  据悉,2012年高密市率先完成校车更新,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有了安全乘车保障。但是,在一些离学校较近的农村,还有不少学生每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下学。农村村居布点不均衡,沟湾河库较多,路况复杂,监控难度很大。这些都会给学生上下学带来安全隐患。
  “针对安全新形势和群众的期盼,今年以来,我们创新安全管理思路,坚持政府调度,分级落实安全责任,细化延伸安全网络,创建了片区、村居、学校联防护导机制。镇街政府将学生安全纳入村居公共安全体系,村校紧密对接共建安全防护圈,对学生上下学路段进行全程护导,有效地破解了农村孩子上下学的安全难题。”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廷峰说。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政府建立安全包片机制,镇长担任总指挥,包片干部担任组长,协调辖区村居、学校和派出所分片构建安全联防体系,保护学生上下学安全。各片区安全小组对重点路段、险要区域和危险人群进行全面排查,在沟湾河库、交通路口、旷野丘陵地带设置安全提醒标志,派出所和村干部对危险人群重点包靠。片区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学校和村民建议,建立安全信息台账,研判解决学生安全问题,明确分工,形成了安全监护合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结合联防护导制度,高密市还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各学校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安全演练,对上下学风雪雨雾天气、意外交通事故、突发暴力事件、不慎破冰溺水、发生火灾地震等模拟情境进行紧急逃生救援演习,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团队保护能力。还组织各学校积极开发生活化安全课程,定期举行应知应会安全知识培训、安全专题讲座、安全警示案例教育、安全故事会、安全课本剧、安全金点子征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立体化教育舞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自救自护,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安全文化。
  “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离不开家长的协同支持。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动员学生家长加入飞信群,每天将学生到校离校凤凰彩票、天气变化情况、护导教师电话告知家长,对学生缺勤请假情况逐一向家长落实,让家长放心。学校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干部同护导教师、村居和派出所保持联系,落实每支护导队到村情况,建立日报告制度,确保每个孩子平安上下学。”高密市教育局安全办主任杨树胜说。
  据了解,高密市还建立了学生安全防护激励机制,将学生安全上下学情况作为评选“平安和谐镇街”、“平安社区”、“文明村庄”、“安全工作示范学校”重要指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初步建立起职责明确、运行高效、反应迅速、防护严密的安全护导机制,实现了学生上下学安全“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