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口味”

本报记者 张振升 通讯员 刘东会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益相对低下的实际,我们创新实施了自助式‘口味教学’。实施一年来,全校的教学质量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在地处农村山区的安丘市石埠子小学,校长刘东会这样告诉记者。
  所谓“口味教学”,即教师根据每名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学校从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成立了6个调研组,通过教师座谈、调查问卷、家访调查等形式,摸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所思所想和不同学科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方法。同时,又根据语文、数学、英语、综合4科特点组建4支教研团队,确定4名业务精英教师为学科首席教师,针对群体性问题、个性化案例重点攻关,把“研讲评思”作为有效方式,逐步探索出了以课堂教学、作业布批、课堂检测、生活实践、课外阅读、闲暇指导、幸福成长为主要内容的“口味教学”。
  三年级英语教师王琳,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口味教学”内容。她实行的“口味游戏教学法”,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问及她的教学秘诀时,她脱口而出:“‘口味教学’让老师教起来省劲,让学生学起来省心,成绩自然就好了。”
  “口味布批”是“口味教学”的一大特点。每位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语都做到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因科而异,可以是笑脸、星星,也可以是悄悄话、鼓劲话、含蓄发问语等,形式不拘一格,学生们非常喜欢和乐于接受。每次的单元检测都是实行生活性、选择性、兴趣化相结合的考查方式,题目新颖,方式灵活;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开展二次进步检测和三次进步检测,设立进步奖。
  学校还将“口味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为调和不同学生的口味,学校制定了《石埠子小学学生课外生活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作业、参与家务、融入社会、学会做事。自主作业方面,老师根据自己学科、班级的特点制定适合每名学生口味的方案。如节假日作业有3~4套方案,供小组中4名不同层次学生自主选择,小组长负责协调、记录、收取。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口味的作业,写作业更主动,交作业更及时,再也不为完不成作业而发愁了,作业有效性有了很大提高。四年级1班学生鞠大伟原来是个老师公认的完不成作业的“困难户”,如今像变了个人,每天都是第一个上交,上一学期各门功课都是优秀。
  谈起学校实施的“口味教学”,三年级学生家长王建军满脸喜悦:“现在孩子一回到家就抢着干家务活,懂得孝敬父母了。我感觉孩子一下子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