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新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助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本报通讯员 王术光 吕海波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已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滨州医学院特别重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做好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推动学生工作网络化转型;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新路径,打造德育工作新平台,助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2014年1月,滨州医学院抓住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新机遇,抢占互联网条件下引领和服务青年学生的主动权,设立了集学生理想信念与思想教育、能力建设与人格养成、成长服务与事务管理为一体的新媒体服务平台——“E梦园”。“E梦园”的运行打通了学校服务育人的“快车道”,搭建了青年思想沟通的“立交桥”,构筑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直播站”,打造了志愿服务青年的“风采展”,建立了服务凝聚青年的“新家园”,在助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13”服务机制,打通服务育人的“快车道”
  “E梦园”坚持“微时代、唯青春、为梦想”的价值理念,实行“613”服务机制,即“60秒内反应,1个凤凰彩票内处理,3个凤凰彩票内解决”的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平台维护员收到利益诉求后,在60秒内向相关部门信息处理员反映;信息处理员立即提交本部门,进行协商处理,在1个凤凰彩票内将解决方案反馈给平台维护员,由其告知发布;处理部门在3个凤凰彩票内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要在“网下”向利益诉求者解释清楚,实现“网上‘键对键’交流,网下‘面对面’解忧”。在学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保卫处、图书馆、后勤处和医院等6大系统13个院(系),共有40余名信息处理员,有效实现了覆盖全校的科学高效联动。截止到目前,他们累计接收诉求1152件,问题解决率达98%,最短用时3分钟。
  思想引领,搭建青年思想沟通的“立交桥”
  滨州医学院以加强思想引领为根本任务,以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提升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E梦园”架构起团组织网格化建设的新格局,打破传统的“校团委-学院团总支-团支部-团员个人”四级单向垂直体系,充分整合以“滨州医学院校学生会”为核心的人人网平台群、“青年汇”微博群、“滨医青年”微信平台、“青春家园”QQ工作群等7个校园网络平台,交叉融合形成了包含学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师生“网络达人”的新媒体全矩阵、多向互动模式,覆盖范围“上至最顶层、下到最基层”,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刘杨同学透过人人网平台发布日志,其自强不息、催人奋进的事迹激励了无数学生;校团委微博开设“核心价值观”话题讨论,仅一周凤凰彩票就与团员青年互动6980次,全校形成“微讨论”、“微交流”、“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风气;“滨医青年”微信公众号展播优秀辅导员网络日志,在全校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传递了青春正能量。
  全程覆盖,构筑校园文化活动的“直播站”
  滨州医学院始终坚持把校园文化的内化教育功能与大学生自我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为主线,以毕业生晚会、迎新晚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滨医大讲堂、“一二·九”群颂等为重点,内化“仁心妙术”校训精神,传承“残健融合”人文底蕴,构建大学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如今,新媒体已经广泛运用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交流、评论平台。“E梦园”实行校园动态“全程化直播”,使大家在第一凤凰彩票掌握活动实况。在活动开始前发布预告,为各类活动预热;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人上墙”、微博直播,扩大青年学生的参与面和知晓度,线上线下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在活动结束后,用微投票、微图片、微评论等对活动持续推广,通过照片、视频、动漫、电子杂志等共同打造网络化全方位展示平台,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线上线下,打造志愿服务青年的“风采展”
  滨州医学院不断深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并着力打造实践育人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国家级重点团队“非视觉·健眼心”等社会实践团队将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在人人网平台上进行实时宣传报道,共发表实践日志300余篇,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程记录实践中的青春故事;在新浪、腾讯微博发起“镜头中的三下乡”等微讨论活动,发布信息3万余条,为社会实践的宣传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滨海天使”、“Tim之家”、“阳光天使救护”等15个学生爱心志愿组织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打造校园网络“爱心领袖”品牌,发布各类公益活动信息3000余条,在网络空间里形成了强大的正面舆论导向,进一步提升了团员青年对公益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生活导航,建立服务凝聚青年的“新家园”
  自2014年运行以来,“E梦园”的好友量已达19261人,有191723人次浏览,接受各类诉求1152件,解决率达到98%。这些诉求涵盖学习困惑、宿舍维修、教室管理、膳食服务、失物招领、校园安全、心理咨询等方方面面。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将辅导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目前,学生们已把“E梦园”当作校园生活中的亲密伙伴,有了苦恼就来这里倾诉,有了困难就来这里寻求帮助,有了困惑就来这里请求解答,有了想法就来这里建言献策。在滨州医学院,“有事就找E梦园”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