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计划投入3亿元教育奖补资金

  本报讯(记者 孙军)日前,青岛市教育局和财政局发出通知,确定“设立教育综合奖补资金”,从现在到2017年计划投入3亿元,引导、奖励全市各区市政府加大投入,启动“解决中小学生午餐、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和农村音体美教师不足、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四项工程。
  一是投入3000万元解决全市120万名中小学生午餐问题。据了解,全市1113所中小学投入3亿元建设了698所学校食堂,惠及学生47万余名。另外,83所学校通过配餐中心、企业配餐解决了学生在校就餐需求。还有332所学校没有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其中,城区40所、农村292所。到2017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新建332所食堂,满足全市学生在校就餐需求。农村学校原则上要有食堂,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建设标准化食堂。
  二是投入6000万元解决全市大班额问题。到2017年,彻底解决城乡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共消减3355个超标准班额班级,其中,小学2189个、初中66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38个、高中465个,使全市所有普通中小学班额达到山东省定标准,普通小学每个班级不超过45人,初中、高中不超过50人。
  三是投入2300万元为农村学校配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到2017年,在全市56个农村乡镇,采用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实现农村中小学校开足开齐音体美等课程。
  四是投入1.87亿元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现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主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专用教室、运动场、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等教学设施不足等问题,实现办学条件整体改善,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正常运转;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为确保“四项工程”得到落实,该市把此项工作作为市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按年度进行目标考核,督促各区市政府依法、依规实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