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政府与高校共建“城乡建设研究院”

  本报讯(记者 孙军)23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与青岛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青岛市城乡建设研究院”正式揭牌。青岛将借其打造服务城市“智库”,把脉未来城市发展,借力“高校智囊”解决“城市病”。这也是目前全国首个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建的“城乡建设研究院”。

  揭牌仪式上,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与青岛理工大学签订了政校合作框架性协议。根据协议,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向学校提供有关全市城市建设创新发展研究方面的课题项目;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经费,为研究院业务发展和项目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每年牵头组织举办全市城市建设创新发展方面的高层次论坛,并提供相关经费等。学校将围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共性问题以及青岛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个性表征,并针对在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城市能源与气候、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安全与防灾、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城市水文与海绵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技术、城市综合交通与道桥、城乡住房改革与发展、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管理与政策等10余个方面,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推广技术应用、提供决策咨询,着力提高青岛市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宜业性。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青岛市城市建设创新发展处于战略转型时期,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诸如城市发展驱动力、城乡一体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城市病”等风险挑战。如何依托当地高校“智力”资源优势,打造专门为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工作、建设人民城市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撑的“智囊库”迫在眉睫。该研究院成立,标志着青岛“城市病”有了把脉单位,根治“城市病”有“专科大夫”了。

  青岛理工大学现已形成土木建筑、环境市政、能源机械、汽车交通、管理等优势学科群,涵盖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快全面服务青岛步伐,一大批攻关研究成果,诸如在高铁列车、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地铁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在建筑节能、绿色建材、污染治理、清洁可再生能源、城市公共安全、冶金节能、节能电车等城市建设与发展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毕业生成为服务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有生力量。同时,学校通过开展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实施订单式培养本科生、进行关键岗位技术培训等形式,为青岛的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批“适销对路”的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