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新学期伊始开展10项应急安全教育活动

  本报讯(记者 孙军)为了加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应急安全教育,日前,青岛市教育局、市政府应急办向社会公布即将开展的10项在校生应急安全教育活动。

  这10项应急安全教育活动分别为:一是8万名中小学生到应急体验馆学习培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明确应学、应会的重点,重在体验、试验、证明。让学生在体验馆上一堂应急安全知识课,做一些应急体验试验项目,学会一些应急技能。二是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应急安全文化节,继续推动“小手拉大手,一起学应急”。三是开展教师“第一响应人”应急能力培训。培训将以消防和卫生急救能力为主,以岗位资质证书考核的形式推进。四是组织应急安全题材舞台剧《奇妙梦旅行》周周演和巡演。成立应急安全宣教艺术团,在中小学校招募小演员,推进该剧周周演。五是推进学校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在学校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设施物资配备、应急人员培训、学生应急安全教育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的引导、标准化的执行和标准化的考核推进学校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学生安全规范化保障水平。六是发布和倡导学龄前儿童十大安全观。十大安全观不仅仅是十个口号,而是十个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安全教育解决方案。七是编创学龄前儿童应急安全教育大纲和绘本。八是组织应急体验宣教服务队进校园。依托本市专业救援队和救生协会等应急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应急宣教服务进校园活动,让更多中小学生更加直接地学到各类有用的应急安全知识和技能。九是开展“第一件家庭应急产品”互动活动。将开展各类学生、家长答题互动活动,普及推广灭火器的使用,使更多家庭从第一件家庭应急产品开始关注应急安全。十是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继续加大防溺水宣传教育,编创公益广告,开展警示教育,落实防范措施,提高学生远离危险以及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将对踩踏、校园暴力、故意伤害、交通事故等学生易发事故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