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进得来成长得快

  本报讯(记者 李振波 通讯员 李振)去年新上岗的教师孙国刚,在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中心小学的工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在去年10月份结束的全区“祖国万岁”歌咏比赛中,他参与组织的教师合唱团获得了区里比赛的第一名,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这让他感到很自豪。河东区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师选拔制度招聘高素质的毕业生,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为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河东区严把报名关、审查关、笔试关、说课关、体检关“五关”。同时,对于被录用的毕业生,还全面实行考生自主选岗制,切实做到了“阳关招考”。正是有了这样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也才有了优秀毕业生的纷至沓来。
  河东区建立完善了教师快速成才的机制,抓住培训学习、课堂改革、校本教研、完善考评等重点,打造出一条名师培养的“绿色通道”;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各学科优质课、教学基本功评比活动,选拔各学科中的教学新秀,有效地充实了省、市名师培养的后备力量。区教育局还通过积极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上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对名师的培养力度。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立足课堂改革,创新活动形式,大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育人本领,如“三课”活动、“五个一”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我向名师名家靠近”骨干教师示范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青年教师“六个一”竞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
  河东一中的语文教师崔国庆是学校评选的2008年度十大名师之一,刚刚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崔国庆老师的成长正是得益于名师工程的实施。
  河东二中评选“教学新秀”、“教学名师”、“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强化过程激励,重在科学管理名师队伍;相公小学的“感动校园十佳教师”、“校园十佳名师”双十佳评选活动,为教师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宽广的成长平台。“我们就是要给教师搭建一个平台,让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勇敢地‘秀’出来,让有为的人有其位。”河东区教育局局长刘光辉在谈到实施名师工程的初衷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