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坚守

本报记者 吴金生
  19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应该是难忘的漫长旅程。其间,有的人因恐惧、迷茫而选择了放弃,有的人因贪恋沿途的美景而停下攀登的脚步,有的人却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波澜之后,继续义无反顾地走向远方。利津县北宋镇第一中学校长李志欣就属于后者。
  在农村教育中,李志欣称得上是“新闻人物”。他是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英语特级教师。他倾心研究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成果显著,先后发表教育教学论文、随笔近200篇,编著《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一书。自他任职校长以来,北宋一中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北宋一中“零作业”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2009年,学校被表彰为“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改革成果荣获“十一五”山东地方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李志欣应该为自己叫好,但与生俱来的质朴与谦逊却让他很少提及自己的成绩。
  李志欣在教学改革的路上坚定地走着。他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努力守护住教育的本真。在李志欣看来,教育需要创新,创新依赖智慧,只有拥有了教育智慧,才能辨析教育问题,发现教育规律。
  为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全力打造“零作业”下的和谐高效课堂。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校确定了教学的三大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善学促教。同时,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流程,重新建构为“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拓展和达标评价”五大环节,根据课堂“问题”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合理分布于课堂的恰当时空。以“前置性自主学习模板”和“课堂学习模板”为载体,将“学习点”拆分成一个个问题,按学习规律和课堂环节递进呈现。
  课改是学校工作中的硬骨头。在困难面前,李志欣和他的团队一道,创造了一种以“问题”为主体的课堂。
  2010年12月14日,东营市第二届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成果展示活动在北宋一中举行。来自全市近百所初中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看了北宋一中的教改成果展示后,无不为这所农村学校所作出的成绩而交口称赞。
  有人把“零作业”教学改革归结为教育创新,但在李志欣看来,“零作业”追求的是回归教育的本真。不管阻力多大,他始终坚守这一追求。在教学改革启动后,教师专业发展便成为改革实践的必然呼唤和诉求。李志欣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之所以艰难,就在于没有抓住教师专业发展命脉,没有从心灵深处去探寻教师职业的特性。他认为,教师发展的价值应该定位在关注教师的“教育自我”,让教师迎接心灵的解放。
  基于此,李志欣把主要凤凰彩票和精力投入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工作中去。他对教师职业的常规生活进行了重建,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他的积极倡导并组织下,学校成立了诸如“教师成长志愿者共同体”等多个学术研究共同体,帮助教师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李志欣喜欢研究每一位教师的长处。4年来,他坚持与教师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反思、一起写作,他用文字记录下一个个教师成长的案例。《“狼族一班”的那个女班主任》、《谁有思想谁就是学校的领袖》等一篇篇随笔记录下了校长眼中的教师成长故事。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把凤凰彩票、健康还给学生,李志欣和他的团队一道,在课程开发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如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学生社团的创意活动和家长委员会的诞生等,让学生享受着教育幸福。
  有人说,就教育而言,坚守是一种守护。守护学生的心灵,守护学生的精神,守护学生的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境界,是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李志欣所做的一切,他所坚守的一切,其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