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成长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布日期:2014-07-0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862次
本报通讯员 高丹 吴蒙璇
张维刚,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张维刚远赴新疆喀什支教。回忆起那段岁月,他淡淡地说:“因为我的身份是一名支教老师,所以我只会想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能够为那里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2013年,山东省援疆指挥部计划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选派11名骨干教师到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支教。经过慎重考虑,张维刚决定告别亲友,远赴新疆支教。
张维刚3月28日踏上征途,4月1日就在喀什师范学院正式开始教学。去之前他看过很多南疆的照片,蓝天白云,澄澈美丽。但环境远没有照片中的美好,4月份的喀什,一起风就漫天黄沙。因为气候干燥,他常流鼻血。恶劣的环境可以凭毅力和身体素质克服,最让他揪心的是喀什的教学情况。
“喀什的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可是师资欠缺。就拿广电新闻专业来说,广播电视类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包括实验室的管理)都由一位青年教师承担,工作杂、任务多,疲于应付。”提起这些,张维刚脸上露出了遗憾和痛惜。张维刚克服工作与生活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主动沟通、主动融入、主动参与、主动作为。在人文系主任罗浩波的全力支持下,他着手整合所有的资源,补齐设备配件及耗材,组织和筹集影音工作室,制定教学方案和实训方案。
编剧、摄影、导演、美术、剪辑,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于是,张维刚手把手地从最基本的选题写作教起。42名学生被分为6个团队,每个团队他都跟随调研拍摄,从机位摆放到后期的剪辑、制片,事无巨细,悉心教导。这份耐心与尽责让原本散漫的学生渐渐地爱上了这门课程,学会了如何制作一部作品。他说:“只有带领学生从前期调研到编剧再到拍摄完整走一遍,他们才算是真正的成长。那段日子的付出可能会成为学生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会让他们爱上这个行业,投身其中。”
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张维刚还热情地帮助当地老师,为他们制作教学、宣传等视频数十部,时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7月初,张维刚结束在喀什的支教。与张维刚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分别,新疆的学生们依依不舍,他们说:“好像缺了主心骨,大家都很不适应。”现如今在QQ群里,新疆的学生们仍时常向他请教有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在南疆的支教生活给张维刚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可爱的学生、淳朴的当地百姓,都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张维刚与共同支教的老师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说:“我认为支教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短凤凰彩票内可能会留下一些什么,但整体的带动和影响并不是很大。边疆地区的学校硬件和内地相差不大,但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与我们这边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应该持续地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张维刚总是亲切地称他的学生为“孩子们”,这个温暖字眼的背后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和对学生们的耐心负责。在做每一个选择时,张维刚总是最少限度地考虑自己,最多地考虑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与“孩子们”。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