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三项举措让学生上好“社会大课堂”

    本报讯(通讯员 房晓燕)近期,蓬莱市立足于丰富假期生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健康成长,为学生精心安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启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假期。
  蓬莱市从区域内资源入手,依托蓬莱海洋文化、旅游文化、神仙文化、葡萄酒文化、红色文化、美丽乡村文化等文化板块,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迹、博物馆、驻军部队、知名企业、公共事业单位等纳入“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体系中,为广大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提供充分资源。
  为了使活动资源能够真正作用于学生,发挥教育实效,蓬莱市通过多学科联动、分年段序列化实施的方式,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并逐步实现活动课程化。例如,有的学校以戚继光故里为实践基地,语文、美术、科学、书法等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结合各自学科特点挖掘使用基地资源,确定了“小小研究员、小小讲解员、小小宣传员”三方面活动内容。“小小研究员”,引导学生从戚继光的事迹、兵法成就,戚继光府建筑风格以及府内对联、古树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小小讲解员”,学生担任戚继光故里小导游,义务为游客进行讲解;“小小宣传员”,学生用绘画、写作、摄影、制作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展示戚继光故里的美。这样,围绕一个资源,尽可能从多个学科去挖掘活动内容,从而保证实践活动能够有的放矢。
  校内校外联手,提高活动质量。除了学校教师的参与,蓬莱市还请基地单位的志愿者和学生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让他们共同设计并参与活动。在学校组织协调下,三方密切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实践性活动服务,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