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夯实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孟庆旭 范宗武 邵学伦 陈志浩
  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在推进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进入本世纪以来,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规模得到迅速扩张。改善办学条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说它“永恒”,是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办学条件有着不同的标准,但改善办学条件永远是办好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物质性基础。
  从广义上讲,办学条件指的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各种相关因素,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强调的概念要比这个范围小很多,常常侧重于校舍、仪器设备等硬件方面的内容,有时也将师资配备等因素纳入其中。经过不懈努力,我省从中小学到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每年都有大批的学校迈入办学条件标准化、规范化的行列,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也不容忽视,大量仍处于薄弱边缘的学校境况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办学条件现代化的任务依然艰巨。以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义务教育学校为例,据近年来的统计,我省义务教育校舍建筑面积存在较大缺口,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不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小学和初中的该项指标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分别排名第28位和第11位。受校舍不足等因素影响,“一室多用”的情况较为普遍,班额过大的问题十分突出。此外,学生运动设施和实验设施、图书装备水平、教育信息化程度等指标,均低于东部其他省份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摆在重要工作位置,对照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现状,统筹谋划,分类指导。要以推进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为承载,紧紧扭住经费投入这个关键,以“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并善于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水平。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是基本前提。要充分发挥各学段办学标准的指导和规范意义,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特别是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做好修订,并将其以规范文本形式公布,增强约束力。中小学要坚持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为纲,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规划新建学校,应以不低于省定标准为基本要求。职业学校要重点规范实验实训条件标准。高等学校要重视解决规模扩张之后带来的条件简陋、债务压力等问题,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已经建成的学校,要对照标准做好改造,凡新建的学校,应做好规划,以不低于办学标准为建设起点。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是基本保障。要落实《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实现程度作为检验各级政府教育保障水平的首要指标,并确保教育经费中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装备建设。注重做好开源工作,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落实将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入和彩票公益金用于教育的政策。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办学条件改善涉及相关规费减免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健全机制,为改善办学条件争取优惠政策。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改造是当务之急。薄弱学校无疑是整个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中的“短板”,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必须从补上这块“短板”做起。从去年开始,国家和我省率先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相继就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了系统部署,将其作为今后几年全国全省教育领域的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改薄”工作任务重、凤凰彩票紧、要求高,各地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迎难而上的精神,需要为民务实的作风,凝神聚力,攻坚克难,用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托起民生的底线。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信息化是重要驱动力量。一方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本身就是办学条件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必须扎实做好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办学条件现代化除了强调配备,更重要的是管好用好,发挥效益。要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手段,创设教育运转的资源环境,完善各类教育管理系统和基础数据,实现各类办学条件间运作优化,提升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效益最大化。要用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同时,注意兴利除弊,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社会实践话动、艺术教育活动和体育活动,避免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不当带来的危害。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要从细微处着手,着力改善校舍及环境,加强图书馆建设、实验室建设,配备良好的音体美教学器材,加强学校食堂和饮用水安全设施管理,改善学生冬季取暖条件等。校园环境建设应注重绿色生态和文化生态相结合,特别是农村学校提倡因地制宜地建设花园式校园。应特别注重学校食堂建设,让学生在学校食堂吃得安全卫生、吃得营养全面。要创造条件解决好学生冬季取暖问题,让学生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感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温暖。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既要有一般性的标准,也要有个性化的创新,形成既有统一标准,又各具特色的学校办学条件。
  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现代化办学条件是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在认真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准办学条件的薄弱环节,谋划出有实效的良策,扎实努力工作,就一定能迎头赶上,使办学条件有一个质的跨越,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